header
本會介紹 最新消息 活動 分享天地 知識 短片 會訊 相關網站 照片集 入會 / 捐款 / 聯絡我們  
 

 

   

望子成龍

伍寶友口述
何雨本整理

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「望子成龍」相信是普天下為人父母者的共同心願。可是,當逆境突施猛襲時,所有的美夢就隨即泡湯了;原本平順的生活計劃也要改寫了。
        1994年11月3日,女兒詠然八歲生日,一家人吃過晚飯和生日蛋糕後,如常上床睡覺。夜深人靜之際,突然傳來詠然的尖叫聲,爸媽衝到她的睡房時,看見女兒口吐白沫,不省人事,急忙中立即電召救護車前來救治。等候的過程是漫長而難耐的,眼看愛女處身危險網羅,命懸一線,情急之下,立即抱起女兒,連跑帶跳跑到樓下,自行截的士趕往就近的醫院。行車不久,看見迎面而來一部救護車,說不定就是奉召前來的救兵了,趕緊向對方示意,把救護車截停,簡單核對資料後就立即轉車直奔律敦治醫院。急症室的醫護人員初步檢查過之後,大概知道是腦部所產生的毛病,基於醫院的設備限制,亦不想怠慢醫療的黃金時間,派出醫生隨車趕赴腦外科的權威醫院-瑪麗,到達後立即確診是腦中風,並立即安排做開腦手術,這手術一做就八個小時,手術室門外守候的家人有如熱鍋上的螞蟻,時間覺得比八個世紀還要長!終於,詠然被推了出來,家人都稍為鬆了一口氣,但醫生鄭重地對各人講解,她的情況尚未穩定,仍未能太過樂觀,聽見這話,家人的心情再次沉了下去,腦中一片空白。
        手術後詠然須在加護病房監察,全身滿佈了不用顏色的電線和喉管,連接著電子儀器。詠然全身動彈不得,對外間的刺激沒有反應。看在眼裡,媽媽心如刀割;每天的生活就是餵飼與排泄,輸血與抽血,好不容易捱過了兩個月,詠然的情況漸漸穩定下來了,終於獲准轉到普通病房,但她仍然處於昏睡狀態,對任何的呼喚都未能回應。爸媽的生活亦作出了調動,分兩班守護床前,並播放一些音樂和歌曲給她聽,嘗試把她喚醒。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,復甦的盼望漸漸幻滅,親友亦擔心詠然的爸媽會過份勞累,影響身體,不止一次勸她們回家休息。但當想到這「睡夢」中的小天使是自己孕育的親生骨肉時,即使在極度的枯干無望時,仍然心存著「再撐一會吧」的心態,繼續硬著頸項苦撐下去。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,又捱過了一百八十個難眠的晚上,詠然的手指頭有微微的動作,爸爸教她「選擇」喜愛的食物,如果聽到心愛的食物名稱時,就貶眼表示,薯片、啫喱、鹹魚…,各種家禽和魚類,中西美食都搬出來了。辛勞而別出心裁的「美食治療」所換來的是詠然的眼睛可以微微張開,媽媽更嘗試從另一個角度來吸引她─問她想不想重返她心愛的校園,雖然當時詠然沒有作出反應,但深信這個願望就是日後她甦醒的最大動力!果然過了不久,詠然真的有了反應並示意媽媽帶她離開醫院。再過了不久,詠然的意識真的慢慢恢復,人也漸漸醒過來了,後來更獲准請假回家渡周末。詠然的媽媽又用嬰兒車運送她去做針灸,嘗試用不同的方法來協助詠然回復到病發前的狀態。可是,如果事情的發展是按著人們的心意而進行的話,遇事的人就不會像熱鍋上的螞蟻了;眼看女兒有持續的良好進展,媽媽正感寬慰之際,詠然又經常發高燒,每次返家的假期都不能順利完成,每次都要提早結束,並要召喚救護車前來營救。看在眼裡,再堅強的人都會倒下,詠然的媽媽終於頹然倒下,仰望天空,試圖向天父發出求問:「神啊,這是你的心意要接詠然回到你的懷抱嗎?」答案卻是一片寂靜。
活在千斤重的壓力之下,如果沒有得到合適的紓緩或緩減時,就會澈底被壓垮了。尤幸醫生留意到詠然的媽媽,在她的壓力差不多到達臨界點前約見臨床心理醫生,緩減她的苦楚與壓力。同時,詠然的情況也進一步穩定下來,又被轉介到麥理浩復康院繼續接受復健治療。
DSCN9569.JPG       詠然在麥理浩復康院住了一年,院方有意安排她入讀附近的紅十字會甘乃廸中心,但由於上課時間和接送的安排未能配合;同時,詠然媽媽最想女兒可以入讀「正常」的主流小學。有言道:世上無難事,祇怕有心人。利媽媽的「奢望」竟然可以實現,詠然得到一間小學的取錄,入讀小四,利媽媽亦獲准在旁陪讀。隔了一段很長的日子後重回校園的詠然未能執筆寫字,利媽媽便捉著她的手一筆一劃地練習;小一時已能背乘數表的詠然在這時卻要重頭來過,一一如一,一二如二,一三如三…。用盡所有方法,祇要對女兒有幫助的,利媽媽都會嘗試使用,很快又過了一年,感恩!在「學業」上和人生的里程上,詠然走前了一大步!又過了一年,詠然成績及格,獲准畢業,並得到校方的舉荐,詠然可以升讀位於銅鑼灣的中學。學期開始時,為了外觀和照料的原因,詠然棄用尿喉尿袋,改用紙尿片,校方特准利媽媽在放小息時為她清潔和護理。像煲老火湯或燜牛腩一樣,用細火、長時間地慢慢煎煉熬制,一鍋香噴噴的菜餚總算制作成功了;付出加倍的時間和努力,詠然終於也完成了中七和高考,升讀理工大學商業系,攻讀會計和財務。初生之犢不畏虎,詠然嘗試過更獨立的生活─入住大學宿舍,以電動輪椅代步,她可以與其他同學看齊,享受著校園的自由氣息和氛圍。利媽媽會協助她洗衣服,不須上課時一起去飲茶,母女間從病患者與照顧者的關係提升成為閨中蜜友。甜蜜的時光過得很快,轉眼間詠然又完成了大學的階段,可以登上人生的另一個臺階了。
投身社會的第一份工作是以合約制的形式在食環署上班,之後又轉職到一家私人公司,但因為上班地點和時間未能有效地協調,結果也沒有繼續工作下去了。詠然媽媽曾經努力與巴士公司斡旋,結果獲得城巴公司每天早上7時45分派出一班往沙田的低地台巴士,接載詠然上班,實是感恩。利媽媽亦曾四出奔走,與梁耀忠議員商談,為的祇是希望詠然可以自食其力,將所學的供獻社會,但最終也是事與願違。為著女兒的利益而甘願到處碰壁的利媽媽亦祇好將腳步慢下來,重新再審視日後將要走的道路;回想起從前所走過的艱難道路,利媽媽以戰士一般的意志與目光探索著前路,當她看準了時機或機遇,她仍然是會義無反悔地邁向大步,衝鋒陷陣的。
整理的感受:訪問利詠然的媽媽時,腦海中出現兩個畫面,從利媽媽平穩的聲線語調裡感受到當中所蘊含著柔中帶剛的一份勁,娓娓道出多年前一個平凡的晚上所發生的一件事,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,須要迅速做出對應;在巨大艱難的逆境下,一家人手牽手,肩並肩地迎難而上,走出新局面。「十大再生勇士」與「非一般的媽媽」當中的互動,擦出了人性光輝的火花。學習上所遇到的困難,遠遠高出於平常的小孩子。環顧今天的「怪獸家長」,要孩子贏在起跑線,幼稚園的小娃娃就要補習了,又要上乜班物班,設法搬家到名校網,期望可以成功考上。而詠然媽所能做的祇是低著頭、忍著眼淚抹屎抹尿,而詠然就以20分的高績回報。鎂光燈下沒有出現的利爸爸和兩位哥哥其實也功不可沒。有得必有失,總須有取捨,不求回報,努力配合著,終於拍成了和諧的家庭大合照!

寫作整理期間,速讀了詠然的「喝采」(一位中風病人的自白),裡面提到詠然想藉著這書鼓勵其他正在苦難裡搏鬥的勇士,要堅持、努力、不放棄…最終總會幹出一片藍天!